共享蓝天,首届中国生态发展论坛将于12月在京举办

 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清华大学主办,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集团公司、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和河北清华发展研究院共同承办的首届中国生态发展论坛,将于2016年12月5日至7日在北京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2016年11月29日上午,中国生态发展论坛新闻发布会在中国贸促会礼堂举行。中国贸促会办公室副主任蔡晨风主持此次新闻发布会,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集团公司总裁贺彩龙,清华大学副秘书长、河北清华发展研究院院长张华堂在会上致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会学术部副部长苏小军、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贺克斌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2016年11月29日上午,中国生态发展论坛新闻发布会在中国贸促会礼堂举行 

 “2016中国生态发展论坛”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集众智,聚众力,助力生态文明建设找到精准发力点,为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作用。论坛以“共享•蓝天”为主题,汇聚、融合生态产业的各相关领域,打通行业全要素发展链条,为行业间的交流与合作搭建平台,期间将举行论坛高端顾问研讨会、主旨演讲、前沿创新科技推介会、政学商交流研讨会、商贸洽谈会等系列活动。

 

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集团公司总裁贺彩龙在发布会上发言

环境保护部原总工程师万本太,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副理事长王志轩,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贺克斌,中国工程院院士、环境生态学家侯立安,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文清,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王金南,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贸易投资和创新司贸易政策分析处处长米娅•米基克,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区总干事卢思骋等50位知名专家学者、国际组织负责人和工商界人士出席论坛,共同探讨大气环境治理与生态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分享经验和前沿技术,解读未来行业发展及政策走向。论坛还有望推动建立包括学术机构、政府机构、工商企业以及国际组织人士的论坛智库,研究推动绿色发展领域技术、产业与人才的发展,创新绿色金融模式,成立生态发展基金,配合相关地方政府扶持引导创新技术的落地转化。

 2016年11月29日上午,中国生态发展论坛新闻发布会在中国贸促会礼堂举行

 本届论坛还将成立“生态发展长青基金”鼓励科研创新,推动绿色科研成果及时转化,协助高科技项目转化为生产力,支持环境友好型项目孵化。 

发布会现场,记者提问

论坛期间,河北省有关负责人将到场宣讲《加快发展环保产业 助推河北绿色崛起》、《技术创新和技术转移的新生态实践》等,同时还将举行多场以绿色贸易与“一带一路”为主题的分论坛,共同探讨“一带一路”给绿色贸易的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附:答记者问

 1.论坛的举办对于破解环保科技和项目落地难有什么作用?(中展集团总裁贺彩龙答)

 首先我要解释环保科技和项目落地难的原因,也是一开始设计论坛活动的初心——在今年初,我们有幸结识了郝院士、贺院士这样的一线科研工作者,他们有着前沿的学术观点和技术知识。他们告诉我,我们国家并不缺少科研成果,然而,很多时候,国家大力扶持出来的优秀科技成果,价格成本上比不过一些企业杜撰出来的“冒牌货”,并不能真正用到实践中去,也就造成了真正改善环境、造福百姓的好项目不能落地生根,山寨环保项目屡见不鲜、群众怀疑政府环保部门办事能力的现象。

学者们还告诉我,环保的投入是巨大的,回报期却是漫长的。从各地方政府调结构、促改革的经济结构转型,到各生产企业的洁净排放,不仅都需要巨大的资金扶持,而且短时间内很难见到显著成效。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优质生态项目的难产。

因此,贸促会、科协、清华三家主办方一起商讨举办全方位的环保行业活动,从学术、政策、实践、资金四个方面,为行业间的交流与合作搭建平台,推动理论研究、科技创新和贸易投资,并希望能在两三年之后,我们的活动平台可以覆盖到我们国家生态发展的各个领域,真正的把优质的项目带到社会实践中去,把青山绿水带回给人民。

我们今年的首届论坛,将会成立两个重要的机构——中国生态发展论坛指导委员会和生态发展长青基金。其中论坛指导委员会由以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贺克斌院士为代表的专家学者组成,将在指导未来我国生态领域行业技术发展方向、评定生态行业项目优劣等方面发挥作用;生态发展长青基金将由中外各大投资公司及环保企业携手成立,从资金方面助推科研创新,协助高科技项目落地,推动我国生态产业健康发展,带动绿色金融产业链形成。

 2.论坛对于助推河北省产业转型升级、破解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难题有何意义?(清华大学副秘书长张华堂答)

近年来,大气污染问题困扰着我国、特别是京津冀地区的各个城市。

河北省是我国钢铁制造业的大省,化石能源消耗巨大,同时产业结构调整任务艰巨。

河北清华发展研究院一直致力于服务河北省的经济转型,目前已经先后建设投入使用了廊坊固安中试孵化基地、廊坊开发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等高科技项目孵化园区。具体到本次论坛,大会已经邀请到河北省商务厅副厅长兼河北省招商局局长安静女士在大会第三天宣讲《河北省招商及创新项目落地政策》,来自河北清华发展研究院的嘉宾还将介绍《固安高科技创新园区及高科技项目需求》等内容,积极宣介有关政策和项目需求。此外,刚刚的发布内容中介绍过,论坛即将成立指导委员会以及生态发展长青基金,这将为优质环保项目在河北以及整个京津冀地区落地提供技术层面以及资金层面的双重帮助。

3.贺克斌院士,您是我们国家大气治理方面顶尖的学术专家,从您这么多年身在治理一线的实际经验上来判断,目前在大气治理方面,我们已经做了什么努力?日后的挑战还有什么?(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贺克斌答)

 国家发布《大气十条》之后,工业生产企业开始大力治理自身的尾排,努力实现洁净排放。今年七月份,中国工程院发布了《大气十条》中期评估报告,从中期评估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各个地方政府通过立法立规、行政管理、科学技术和经济杠杆等多方面的手段,重点针对燃煤消费、机动车排放、工业污染和施工扬尘等污染源进行了综合治理,均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总体上看,2013-2015年,《大气十条》各项措施显著降低了全国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一次细颗粒物(PM2.5)的排放量,减排效果十分显著。与此同时,全国城市空气质量总体改善,各污染要素浓度逐年下降,重度及严重污染天数降幅明显。

 除了常规措施之外,重污染应急措施也能够显著降低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一次PM2.5的排放,并在短时间内有效降低PM2.5的浓度。针对京津冀地区两次启动红色预警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两次重污染应急使得北京市的PM2.5浓度分别下降了17%和20-25%。

我认为,主要措施执行效果的定量分析,使我们进一步明确了,在今后的空气污染治理过程中,一方面应继续坚持推进贡献最大的主要措施的落实,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其他配套措施以及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以期取得最大的空气质量改善效益。

至于谈及未来治理的难点,有初步研究表明,O3和PM2.5的污染有较强的相关性。O3没有一次排放源,控制O3主要在于控制NOx和VOCs的排放;而削减PM2.5,除了控制NOx和VOCs的排放以外,还需要对SO2、烟粉尘、氨等污染物进行有效控制。《大气十条》突出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对减少以上多种污染物排放均作出了具体部署,这既是有效控制PM2.5的减排措施,同时也控制了O3产生的主要前体物。但是,O3的形成机理十分复杂,控制难度很大。要改善O3质量,不仅要大幅削减NOx和VOCs排放量,而且还要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协同减排。各地也因污染状况、产业特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需要不同的减排比例,采取差异化的控制策略。近期我国O3污染显现,说明目前NOx与VOCs的控制力度不匹配。

因此,下一步工作中要狠抓《大气十条》各项措施的贯彻落实,同时进一步研究O3的形成机理,以及NOx和VOCs的最佳协同减排比例,着重加强VOCs的控制和治理力度,对工业源、移动源、生活源等多污染源综合施策,确保改善PM2.5污染的同时,O3污染也同步得到遏制。